天津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管理信息系统》作业及答案2

1、()是封装了数据及可以施加在这些数据上的操作的结合体。

A.对象

B.类

C.实例

D.属性

本题答案:
A
2、系统运行中,出现局部的问题()。

A.说明系统是失败的,应重新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B.是正常现象,可以由用户自己处理,不必找系统开发人员解决

C.是正常现象,系统工作人员就可以处理这类问题

D.由于用户自己造成的

本题答案:
D
3、在代码设计的原则中,代码的可扩充性,是指()。

A.每个代码的含义是唯一的

B.代码的位数是可变的

C.编码要留有足够的空位置

D.代码的含义是可以变化的

本题答案:
C
4、按系统开发的一般过程,面向对象法分为()几个阶段。

A.系统调查和需求分析、面向对象分析、面向对象设计和面向对象编程

B.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和系统维护与评价

C.确定用户的基本需求、开发初始原型征求用户对原型的改进意见和修正改进原型

D.系统调查、系统规划、系统切换、系统评审和系统运行

本题答案:
A
5、关于面向对象方法的有点,下列不正确的叙述是()。

A.与人类习惯的思维方法比较一致

B.可重用性好

C.以数据操作为中心

D.可维护性好

本题答案:
C
6、系统实施阶段的数据存储工作要努力避免“垃圾进,垃圾出”此话的含义是()。

A.系统输入的是垃圾,输出也是垃圾

B.系统设计有问题,系统实施无法进行

C.系统分析错误,整个开发工作无法进行

D.系统程序设计错误,输入数据准确,输出的信息也不可靠

本题答案:
A
7、程序设计说明书由()。

A.程序员编写

B.系统分析员编写

C.系统设计员编写

D.用户编写

本题答案:
C
8、()是指模块内部各组成部分处理动作各不相同,彼此没有什么关系。

A.功能内聚

B.通信内聚

C.过程内聚

D.顺序内聚

本题答案:
C
9、系统分析最终工作是完成()。

A.详细调查

B.分析用户需求

C.确定初步的逻辑模型

D.编制系统分析报告

本题答案:
D
10、在结构化生命周期法中,系统分析和系统实施之间的阶段()。

A.详细设计

B.系统设计

C.需求分析

D.编程调试

本题答案:
B
11、系统的()是指系统硬件和软件在运行过程中抵抗异常情况的干扰及保证系统正常工作的能力。

A.简单性

B.可变性

C.一致性

D.可靠性

本题答案:
D
12、与数据流程图比较,业务流程图独有的内容是()。

A.数据流向

B.系统外部实体

C.数据处理

D.内部业务处理单位(人员)

本题答案:
D
13、单元测试的目的是测试()。

A.一个程序的处理功能是否正确

B.系统中各子系统间的相互调用关系是否正确

C.系统功能是否完善

D.每个模块是否正确实现规定的功能

本题答案:
D
14、系统评价的主要依据是()。

A.系统日常运行记录

B.现场实际监测数据

C.系统运行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性能指标

D.系统日常运行记录和现场实际监测数据

本题答案:
D
15、程序员设计程序和编写程序时主要依据()等资料进行的。

A.系统流程图

B.程序流程图

C.系统流程图、程序编写说明书及输入/输出说明

D.处理流程图

本题答案:
C
16、购置计算机的原则不包括()。

A.满足要求

B.价格便宜

C.留有扩充余地

D.性能价格比合理

17、顺序码的特点是()。

A.码很长

B.短而简单

C.容易记忆

D.有一定的逻辑性

18、输出设计应由()完成。

A.系统分析员根据用户需要

B.针对用户的特点和要求

C.针对操作系统的特点和要求

D.针对所用计算机的特点

19、信息系统的维护应()进行。

A.在刚建成时

B.在系统调试时

C.在测试时

D.根据情况的变化,在需要时

20、系统开发中要强调编好文档的主要目的是()。

A.便于开发人员与维护人员交流信息

B.提高效益

C.便于绘制流程图

D.增加收入

联系我们 会员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