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刑法学》作业及答案1

1、何经理为了销售本公司经营的医疗器械,安排公司监事刘某在与某市立医院联系销售业务过程中,按销售金额25%的比例给医院四位正、副院长回扣共计25万余元。本案中,该公司提供回扣的行为构成()。

A.行贿罪

B.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

C.单位行贿罪

D.对单位行贿罪

本题答案:
C
2、没收财产的范围包括()。

A.犯罪分子个人所有的财产

B.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

C.违禁品

D.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

本题答案:
A
3、犯罪的直接客体是指()。

A.某一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对象

B.某一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社会关系的某一部分

C.某一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具体人或物

D.某一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具体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本题答案:
D
4、下列案例中,()犯罪未遂成立。

A.甲对胡某实施诈骗行为,被胡某识破骗局。但胡某觉得甲穷困潦倒,实在可怜,就给其3000元钱,甲得款后离开现场

B.乙为了杀死刘某,持枪尾随刘某,行至偏僻处时,乙向刘某开了一枪,没有打中﹔在还可以继续开枪的情况下,乙害怕受刑罚处罚,没有继续开枪

C.丁抓住妇女李某的手腕,欲绑架李某然后出卖。李为脱身,便假装说:“我有性病,不会有人要。”丁信以为真,于是垂头丧气地离开现场

D.丙绑架赵某,并要求其亲属交付100万元。在提出勒索要求后,丙害怕受刑罚处罚,将赵某释放

本题答案:
A
5、犯罪的一般客体是指()。

A.社会主义社会全部社会关系

B.某些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

C.一切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

D.刑法所保护的整个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本题答案:
D
6、美国人甲将美国航空公司的班机从美国劫持至中国广东省迫降,被我国公安机关抓获。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甲不能依据属地原则适用中国刑法审判

B.对甲能依据普遍管辖原则适用中国刑法审判

C.对甲不能适用中国刑法审判

D.对甲能依据保护原则适用中国刑法审判

本题答案:
B
7、强迫不满14周岁的幼女卖淫的,应该()处理。

A.构成奸淫幼女罪的共犯

B.应当以强奸罪从重处罚

C.应当以引诱幼女卖淫罪从重处罚

D.构成强迫卖淫罪

本题答案:
D
8、我国刑法规定,凡在我国领域内犯罪的,()。

A.我国公民适用我国刑法,外国人不适用

B.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我国刑法

C.我国公民适用我国刑法,外国人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D.一律适用我国刑法

本题答案:
B
9、关于共同犯罪的论述,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在片面的对向犯中,双方都成立共同犯罪

B.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但不能据此否认片面的共犯

C.无责任能力者与有责任能力者共同实施危害行为的,有责任能力者均为间接正犯

D.持不同犯罪故意的人共同实施危害行为的,不可能成立共同犯罪

本题答案:
B
10、甲盗割正在使用中的铁路专用电话线,在构成犯罪的情况下,对甲应按照下列()选项处理。

A.盗窃罪与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中处罚较重的犯罪

B.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

C.破坏交通设施罪

D.盗窃罪与破坏交通设施罪中处罚较重的犯罪

本题答案:
D
11、放纵走私罪的主体是()。

A.司法工作人员

B.边防武警

C.海关工作人员

D.负有查处走私犯罪职责的人员

本题答案:
C
12、从刑法解释的效力上看,以下属于有效解释的是()。

A.立法解释

B.文理解释

C.论理解释

D.系统解释

本题答案:
A
13、行为人在实施不纯正不作为犯罪时,其罪过()。

A.只能是间接故意

B.只能是故意

C.只能是过失

D.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

本题答案:
D
14、某国有公司出纳甲意图非法占有本人保管的公共财物,但不使用自己手中的钥匙和所知道的密码,而是使用铁棍将自己保管的保险柜打开并取走现金3万元。之后,甲伪造作案现场,声称失窃。关于本案,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甲将自己基于职务保管的财物据为己有,应成立贪污罪

B.甲虽然没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但也不属于将他人占有的财物转移为自己占有,故应认定为侵占罪

C.甲虽然是国家工作人员,但没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应认定为盗窃罪

D.甲实际上是通过欺骗手段获得财物的,应认定为诈骗罪

本题答案:
A
15、某中级法院的主审法官甲收受故意杀人案被告人乙的家属现金1万元后,伪造乙防卫过当、自首的证据,欺骗该院审判委员会,导致原本可能被判死刑的乙最终仅被判处3年徒刑。对甲应当成立()。

A.滥用职权罪

B.受贿罪

C.徇私枉法罪

D.伪证罪

本题答案:
C
16、我国刑法对空间效力的规定,采取的是()。

A.保护原则

B.属地原则

C.属人原则

D.以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属人原则、保护原则和普遍原则

17、刑法理论上将犯罪的故意区分为()。

A.可能的故意与必然的故意

B.有预见的故意与无预见的故意

C.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

D.明知的故意与不明知的故意

18、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依法不适用死刑。对这一规定的理解,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关押期间自然流产的,属于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

B.不适用死刑,既包括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也包括不适用死缓

C.不适用死刑,是指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但可适用死缓

D.关押期间人工流产的,属于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

19、关于故意犯罪形态的认定,()是正确的。

A.甲绑架幼女乙后,向其父勒索财物。乙父佯装不管乙安危,甲只好将乙送回。甲虽未能成功勒索财物,但仍成立绑架罪既遂

B.甲在珠宝柜台偷拿一枚钻戒后迅速逃离,慌乱中在商场内摔倒。保安扶起甲后发现其盗窃行为并将其控制。甲未能离开商场,属于盗窃罪未遂

C.甲抢夺乙价值1万元项链时,乙紧抓不放,甲只抢得半条项链。甲逃走60余米后,觉得半条项链无用而扔掉。甲的行为未得逞,成立抢夺罪未遂

D.乙欲盗汽车,向甲借得盗车钥匙。乙盗车时发现该钥匙不管用,遂用其他工具盗得汽车。乙属于盗窃罪既遂,甲属于盗窃罪未遂

20、犯罪客观方面的要件可分为()。

A.先决要件和补充要件

B.基础要件和充足要件

C.必要要件和选择要件

D.基本要件和非基本要件

21、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经过一次或者几次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是()。

A.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B.不能少于13年

C.如果案件有特殊情况,可以不作要求

D.不能少于15年

22、对()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A.在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过程中,以暴力方法抗拒检查的

B.在走私普通货物、物品过程中,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

C.在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过程中,以暴力方法抗拒检查的

D.在走私毒品过程中,以暴力方法抗拒检查,情节严重的

23、关于构成要件要素,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被害人基于认识错误处分财产”是诈骗罪中的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

B.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中的“签订、履行”是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积极的构成要件要素

C.传播淫秽物品罪中的“淫秽物品”是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

D.“国家工作人员”是受贿罪的主体要素、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主观的构成要件要素

24、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香烟而加以销售,数额较大的,应定()。

A.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

B.假冒注册商标罪

C.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D.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25、我国刑法的体系是指刑法的()。

A.组成和结构

B.结构

C.组成

D.总则和分则

26、甲(十五周岁)的()行为成立犯罪。

A.因偷拿苹果遭摊主喝骂,遂掏出水果刀将其刺成轻伤

B.骗取他人数额巨大财物,为抗拒抓捕,当场使用暴力将他人打成重伤

C.受意图骗取保险金的张某指使,将张某的汽车推到悬崖下毁坏

D.春节期间放鞭炮,导致邻居失火,造成十多万元财产损失

27、甲趁乙不备,夺走乙内装3000元现金的手提包。因用力过猛,乙被带倒在地,摔成重伤。甲的行为构成()。

A.抢夺罪和过失致人重伤罪

B.过失致人重伤罪

C.抢夺罪

D.抢劫罪

28、我国刑法第12条关于溯及力的规定,采取的是()。

A.从新原则

B.从新兼从轻原则

C.从旧原则

D.从旧兼从轻原则

29、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

A.应当以聚众斗殴罪从重处罚

B.应当以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从重处罚

C.应当以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D.应当以聚众斗殴罪加重处罚

30、犯罪的刑事违法性是指行为人的行为()。

A.违反了刑法

B.损害了国家利益

C.危害了社会

D.损害了公民利益

31、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的主体是()。

A.有查禁违法犯罪活动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C.国家工作人员

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32、在单位犯罪中,能够对单位适用的刑罚方法是()。

A.剥夺荣誉称号

B.吊销营业执照

C.没收财产

D.罚金

33、破坏交通工具罪与破坏交通设施罪区别的关键是()。

A.犯罪客观方面不同

B.犯罪客体不同

C.犯罪主观方面不同

D.犯罪主体不同

34、我国刑法中的犯罪主体是指()。

A.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的人

B.实施了损害社会利益的行为的人

C.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并且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人

D.实施了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行为的人

35、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

A.刑法人道主义

B.罪责刑相适应

C.罪责自负

D.主客观相一致

36、()构成不作为犯罪。

A.丁邀秦某到风景区漂流,在漂流筏转弯时,秦某的安全带突然松开致其摔落河中。丁未下河救人,秦某溺亡

B.丙与贺某到水库游泳。丙为显示泳技,将不善游泳的贺某拉到深水区教其游泳。贺某忽然沉没,丙有点害怕,忙游上岸,贺某溺亡

C.甲到湖中游泳,见武某也在游泳。武某突然腿抽筋,向唯一在场的甲呼救。甲未予理睬,武某溺亡

D.乙女拒绝周某求爱,周某说“如不答应,我就跳河自杀”。乙明知周某可能跳河,仍不同意。周某跳河后,乙未呼救,周某溺亡

37、()行为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A.乙驾驶越野车在道路上横冲直撞,撞翻数辆他人所驾汽车,致2人死亡

B.丙醉酒后驾车,刚开出10米就撞死2人

C.甲驾车在公路转弯处高速行驶,撞翻相向行驶车辆,致2人死亡

D.丁在繁华路段飙车,2名老妇受到惊吓致心脏病发作死亡

38、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

A.犯罪人对自己行为是故意还是过失的心理态度

B.行为人对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C.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社会效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D.犯罪主体对自己的行为及其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39、某外国商人甲在我国领域内犯重婚罪,下列关于对甲的处置正确的是()。

A.适用我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B.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C.适用该外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D.直接驱逐出境

40、关于公平正义理念与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关系,错误的是()。

A.公平正义的实现需要正确处理法理与情理的关系,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做到罪刑均衡与刑罚个别化,二者并不矛盾

B.根据案件特殊情况,为做到罪刑相适应,促进公平正义,可由最高法院授权下级法院,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C.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罪刑相适应原则与公平正义相吻合

D.公平正义与罪刑相适应原则都要求在法律实施中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联系我们 会员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