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环境质量评价(本科)》作业及答案1

1、旨在保留和提供环境的“本底”而划定的特殊环境区域是()。

A.森林公园

B.风景名胜区

C.自然保护区

D.自然遗迹地

本题答案:
C
2、烟熏模式的应用条件是()。

A.主要用于计算日出以后,贴地逆温从下而上消失,逐渐形成混合层

B.小风和静风条件下

C.无风条件

D.有多个点源

本题答案:
A
3、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较大的,应当编制()。

A.环境影响报告书

B.环境影响报告表

C.环境影响分析表

D.环境影响登记表

本题答案:
A
4、核实污染源污染物排放量的方法通常有()。

A.现场实测、类比法和经验估计法

B.现场实测、物料衡算和排污系数法

C.物料衡算法

D.现场调查与实测法

本题答案:
B
5、运用数学模型预测河流水质时,充分混合段可以采用()预测断面平均水质。

A.一维模式

B.三维模式

C.S-P模型

D.零维模式

本题答案:
D
6、对于某中型建设项目,其建设前后噪声级增加8dB,则该项目应按()级评价进行工作。

A.一级评价

B.三级评价

C.二级评价

本题答案:
A
7、将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依据是()。

A.环境功能的不同

B.环境范围的大小

C.环境要素的不同

D.环境要素的形成

本题答案:
D
8、根据我国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名录,把我国的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为()。

A.濒危种、稀有种,渐危种

B.珍稀种、濒危种、稀有种

C.珍稀种、稀有种、普遍种

D.濒危种、渐危种、普遍种

本题答案:
A
9、在区域或流域的污染源调查中,说法确切的是()。

A.必须进行污染物流失原因分析

B.一般分为普查和详查两个阶段

C.通常要研究污染物的物理、化学特性

D.一般要对主要污染物进行追踪分析

本题答案:
B
10、省级人民政府依法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

A.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B.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C.地方环保基础和方法标准

D.地方环境标准

本题答案:
B
1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要求评价内容最详细的是()。

A.一级评价

B.三级评价

C.二级评价

本题答案:
A
12、下列不属于工程分析方法的有()。

A.类比法

B.遥感法

C.物料衡算法

D.资料复用法

本题答案:
B
13、不属于环境概念范畴的是()。

A.大气

B.野生动物

C.矿藏

D.自然保护区

本题答案:
B
14、大气环境监测点设置的数量,应根据拟建项目的规模和性质、区域大气污染状况和发展趋势、功能布局和敏感受体的分布,结合地形、污染气象等自然因素综合考虑确定。对于三级评价项目,如果评价区内已有例行监测点可不再安排监测,否则可布置监测点()个。

A.5

B.10

C.1—3

D.6

本题答案:
C
15、下列选项中,()可作为是改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评价后需要的污染物最终排放量。

A.改扩建与技术改造前现有的污染物实际排放量

B.改扩建与技术改造项目按计划实施的自身污染物排放量

C.实施治理措施和评价规定措施后能够实现的污染物削减量

D.C的代数和

本题答案:
D
16、水污染源达标的含意包括()。

A.污水排放量达到排放标准

B.排放的污染物浓度达到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C.排放污染物总量满足地表水环境控制要求

D.生产工艺的先进性分析达到先进

17、无组织排放源的确定方法有()。

A.物料衡算法

B.类比法

C.反推法

D.示踪法

E.遥感法

18、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时,划分评价工作等级的依据是()。

A.污水排放量

B.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

C.受纳水体规模

D.水环境质量要求

19、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功能有()。

A.判断功能

B.预测功能

C.选择功能

D.导向功能

E.完善功能

20、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有()。

A.搜集资料法

B.类比法

C.现场调查法

D.遥感法

21、复杂地形系指()。

A.山区

B.丘陵

C.沿海

D.大中城市的城区

E.平原

22、河流水质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包括()。

A.公式计算和经验值估算

B.室内模拟实验测定

C.现场实测

D.水质数学模型优化法

E.拟合曲线法

23、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筛选依据和选择方法有()。

A.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

B.结合当地大气污染状况

C.该建设项目等标排放量Pi值较大的污染物

D.在评价区内已经造成严重污染的污染物

E.列入国家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的污染物

24、按时间顺序分类,环境质量评价可分为()。

A.环境质量回顾评价

B.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C.环境质量后评价

D.环境质量预测评价

25、《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2类标准适用于()混杂区。

A.居住

B.商业

C.工业

D.文教机关

联系我们 会员中心
返回顶部